日前从区科技局获悉,自去年滨海新区印发《滨城科创区建设方案》,高标准建设滨城科创区以来,全区围绕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核心承载地、产业创新策源地、科创改革先行地三大发展定位,全力推动滨城科创区打造“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新高地。
资料图
新质生产力集聚初见成效
今年以来,天开华苑园先导区引入以赛迪半导体、原然生命、国研时代、岩层智控等为代表的高成长科技型企业215家,其中京冀地区企业40家,占比18.6%,符合天开园主导产业的企业142家,占比66%,在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中增速明显,新质生产力集聚初见成效。究其原因,是滨海新区加强“津城”“滨城”双城协同,共同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核心承载地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试行“一核”“一区”提级考核,滨海新区全力打造逸仙智创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华苑科技园等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主阵地;推动华苑科技园纳入天开园发展布局,进一步强化“津城”“滨城”双城协同发展。同时,滨海新区明确天开华苑园先导区发展定位,整合新动能大厦、中电科创园、BPO蓝海科创园、精工科创园、360科创园和新奥产业园等可用载体面积达78万平方米,为承接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载体空间。
积极推进京津科创协同
同时,滨海新区积极推进京津科创协同,着力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今年5月以来,滨海新区同工信部火炬中心、怀柔科学城、丰台区等签署一系列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协议,充分借重北京科教资源丰富、成果富集的优势,发挥滨城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和配套优势,吸引北京创新项目来滨海新区开展成果转化。同时,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作为滨城科创区的“一核”,也在加紧建设我市首个成规模新型产业用地项目,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打造兼顾生产和研发需求的多种层高和面积的厂房。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年底前将陆续投入使用。今年上半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新增企业超360家,累计为1000余家北京科技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和应用场景支持,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构建科创改革先行地
除此之外,滨海新区还在进一步探索先行先试举措,围绕关键环节构建科创改革先行地。区科技局通过打破专利转化传统路径,推动精源微电子等5家企业以“先使用后付费”模式与高校开展合作;通过打通关键领域成果转化全流程,助力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构建“科研转化—临床研究—CMC生产—质控评价—材料供应—产品应用”等全流程转化生态体系;推动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创新“中试熟化”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模式,开展创新技术产品研发。值得关注的是,滨海新区还首创了技术经理人培养新体系,打造了数字科创服务平台和展交中心,试点构建滨城特色技术转移专业培训体系,形成了“培训+考试+实操+绩效”综合认证职业化发展模式。如今,在这种体系下,全区已培养50名实操型技术经理人,促进成果转化交易近千万元。
来源:滨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