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党史

党史故事|1957年,他们远赴苏联留学为了什么?

时间:2022.02.23

在中国消防博物馆的一面展墙上,展示着一些课堂笔记、成绩单和毕业证书。他们属于谁?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image.png

留苏学员的课堂笔记、成绩单和毕业证书(中国消防博物馆馆藏照片)

 

消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要构建起完善的国家消防体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全国严峻的消防形势,中央政府着眼全局,于1955年在公安部增设消防局,全面系统指导全国消防工作。但是,当时我国的消防系统极度缺乏人才。于是,1957年,我国选派了25名年轻军官远赴苏联留学,在列宁格勒消防技术专科学校专攻消防,系统学习防火、灭火技术等业务。

 

两年的时间里,25位中国学员起早贪黑,如饥似渴地学习消防知识。来到苏联,远离家乡,有时难免思念亲人,特别是节假日,思乡之情倍增。学员们深知到苏联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唯有静心学习,才能不辜负祖国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不用规定,大家好像都有种默契:当天课程当天消化,不完成任务不去睡觉。

 

校长、系主任、任课老师经常拿中国学员与其他国家学员相比,称赞中国学员学习认真、刻苦、努力,不仅学习好,纪律作风也最好。
image.png

学员们在上企业防火课(中国消防博物馆馆藏照片)

 

在列宁格勒消防技术专科学校学习中,有一项实践课程,就是要参加当地消防中队的执勤。中国学员们轮流参加第38消防队执勤,从战斗员做起,之后担任班长、执勤队长等职务。

 

在执勤期间,每逢出警,他们便同苏联消防员共赴火场,参加灭火战斗。学员们把执勤称为“火的洗礼”。中国学员在灭火战斗中表现出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被作为典型在全校宣传。

 

身在异国他乡,学员们却心系祖国建设。两年里,他们定时收听中国广播,从未间断。每当收音机里传出《东方红》的乐曲,大家都十分激动,期盼听到令人振奋的消息。

 

当时,国内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同学们主动要求取消国内工资,并将每月600卢布津贴减去200卢布,还自觉将平时节省下来的津贴集中起来,请中国大使馆转交组织,以表达留苏学员支持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点心意。


image.png

1959年留苏毕业照(中国消防博物馆馆藏照片)

 

1959年9月19日,中国留苏学员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为这段留学生涯交上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归国后,他们成为新中国消防事业的中流砥柱,在自己的岗位上,运用所学,编写了《中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防排烟系统》《防火检查手册》《中国火灾大典》《中国消防简史》等消防行业规范和专业著作,在防火、灭火、消防宣传教育各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新中国消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在苏联刻苦学习时留下的课堂笔记、成绩单和毕业证书,也被中国消防博物馆收藏。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