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珍藏着一件“特别”的国家一级文物
图: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9月版
它是一本印错书名的《共产党宣言》
这段“小插曲”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
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174周年
让我们一起回顾
《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被译成中文的
从前,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但是他浑然不觉,还说,“可甜了可甜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这个小伙子叫陈望道
在这个故事中
他正在翻译一部意义深远的著作
——《共产党宣言》
1919年7月
陈望道在日本中央大学毕业
迫不及待地回到祖国
学成归来的陈望道
受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邀请
担任国文教员
投身新文化运动之中
1920年3月
陈望道接到
《民国日报》总编辑邵力子来信
得知《星期评论》社戴季陶
想请人翻译《共产党宣言》
并送来一本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
陈独秀得知消息也送来一本英文版
1920年4月初
陈望道带着两本《共产党宣言》
一头扎进了柴房
一盏煤油灯
一块铺板
两条长凳
陈望道开始了夜以继日地翻译
陈望道每天都从早上一直忙到半夜
很快就消瘦了许多
当时他母亲一看到儿子回来这么短时间
瘦了这么多
就给他送来粽子和红糖
陈振新
陈望道之子
我父亲没几天,人就瘦了一圈。当时我奶奶心里很着急,于是她就去弄了点糯米。然后包了几个粽子,再配了一点我们这盛产的红糖,过一会儿我奶奶进去收拾碗碟,一看红糖动都没动。再一看,他嘴巴上都是黑乎乎的。
当时陈望道正全神贯注地
投入在翻译工作之中
错把粽子醮上墨汁吃到嘴里
不仅没有察觉到
反而觉得墨汁的味道是甜的
这种甜
来自他多年来苦苦寻觅救国图存之道
获得共产主义这一信仰的甜
来自那一代热血青年
为改变国家的苦难命运
探寻到共产主义这一真理的甜
1920年4月底
陈望道终于完成了
《共产党宣言》的全部翻译工作
1920年8月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在上海出版
首印1000册
封面印着红色的马克思半身坐像
画像上方印有“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
“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等字样
内页是用5号铅字竖版直排
无扉页及序言
不设目录
风格简洁
图:《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
然而
这本《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
由于排版疏忽
封面书名“共产党宣言”
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
1920年9月
《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印刷了第二版
小错误被更正
封面也改为蓝色
1936年7月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
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说:
“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
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其中让他刻骨铭心
钟爱一生的一本就是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虽然毛泽东此前读到了其他人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的部分章节
但看到陈望道翻译的完整版本后
全书以意译为主
语言通俗易懂
这令毛泽东印象深刻
随着长沙、广州、武汉、济南
北京各地共产主义活动展开
党组织的建设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出版后
就像火种一样传播开来
一时间
横空出世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
成为了文化、思想界的一大盛事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如今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还珍藏着1920年8月版的《共产党宣言》
现在已是国家一级文物
目前在全国仅发现12本
174年过去了
《共产党宣言》改变了世界
也改变了中国
并将持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答案
(来源: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