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在天津经开区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开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为了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助力园区企业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要义,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把滨海中关村打造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12月11日,在基地揭牌运营六周年之际,由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联合泰达图书馆共同组织基地企业党员、职工开展“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主题党课集体学习。
基地特邀南开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教学中心副主任梁峰作为授课讲师带来一场精彩的主题授课。
梁峰教授围绕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主题,首先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内在要求、重要载体和坚强保障等,结合八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业态、路径比较,表示要“先立后破”,逐步改造提升,实现数字化转型,转向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向高质量发展。
梁峰教授系统讲述了数据驱动下,从精确需求到有效供给再到数智化转型模式,结合滨海中关村的发展实际,重点围绕创新思维、创新类型、创新误区、系统化创新管理等方面内容,就如何实现滨海中关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提出了深度见解。
通过党课系统性地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展示,让集中学习的基地党员、企业职工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背景下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栽下梧桐树,请来金凤凰。滨海中关村将更加坚定落实好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的主线,不打折扣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政治定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协同合力,打造天津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和发动机。